这里成为青岛首个以垃圾综合处置为主题的国家级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近日,青岛市城阳区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再添国家级殊荣——生态环境部授予其“国家级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称号。

此番获奖,小涧西园区也成为青岛首个以垃圾综合处置为主题的国家级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科技赋能与场景化教育,小涧西园区正将“变废为宝”的全流程转化为生动的生态文明课堂。
作为青岛市主城区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集中性园区,小涧西园区构建起以焚烧发电为核心、厨余处理为补充、卫生填埋为保障的综合处理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将垃圾处理设施与生态教育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出集科普、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无废城市”示范样本。

走进园区四座主题场馆各具特色,青岛垃圾焚烧科普馆通过透明玻璃幕墙,让参观者直观见证垃圾仓内抓斗抓取、负压防臭的工艺实景;中控室内的实时数据监测屏,则清晰展示着“变废为电”的绿色能量转换过程。在垃圾分类科普馆,VR沉浸式观影设备、体感互动游戏和手工变废为宝沙龙,让青少年在趣味体验中掌握分类知识,理解厨余垃圾处理的环保价值。

同样在园区内,渗沥液与浓缩液处理科普馆通过运行车间参观、水质展示台及“反渗透膜柱走廊”,直观呈现黑如墨汁的垃圾渗滤液“变浊为清”的神奇旅程。而处置场山顶公园,更是对封场填埋场实施生态恢复的典范——10万余株绿植覆盖曾经的“垃圾山”,旧轮胎花坛、废旧预制板铺装等循环再利用元素,让这里成为市民休闲与环保教育的“双场景地标”。

园区创新构建“沉浸式实践生态”,其核心展示区利用沙盘模型、全息投影等技术,还原垃圾“从摇篮到再生”的全生命周期;实践体验区开设垃圾分类实验室、渗滤液处理模拟站等10余个实操项目,让青少年亲手参与水质检测、沼气发电等实验,年接待量超7500人次。此外,与市内中小学合作建立的研学拓展区,配备专业生态讲解员,已累计接待学生超3000人次,形成“游中学、学中悟”的立体化教育模式。

小涧西园区的此次获评,也是其多年深耕环保教育的成果体现。
目前,园区已获“生态环境部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山东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更将其作为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联合推出定制化研学路线,打造“迎进来、走出去、云开放”的公众开放模式,并在“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等节点开展主题活动,有效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从垃圾处理设施到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小涧西园区的转型之路,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教育、实践传递理念”的初心。下一步,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将继续探索“无废城市”建设与公众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一代生态文明践行者提供鲜活样本,助力青岛绘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赢发展的生动图景。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