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部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专题学习座谈会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7 08:46:00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3月6日晚,部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专题学习座谈会举行,及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总书记表达了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期许,希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谈到,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上海的高校责无旁贷,“我们不仅要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也要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为地方与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总书记和委员们交谈时,非常亲切,就像‘拉家常’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说,他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对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视。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对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的数字化发展有着非常清晰、辩证、系统的观点,“这为我们在教育领域如何既勇敢地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又科学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回忆,每位委员发言的时间约5分钟,一共约30分钟,而总书记对委员的回应讲话用了40分钟。“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宏观方向的把握,还是微观细节的了解,总书记都胸有成竹了如指掌。”丁光宏委员表示,作为政协委员,一定不负重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为早日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奋斗。

“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与战略属性要求,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推进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提到,要从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出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体现政治属性;要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郊区与中心城区、民办与公办学校间的差距,体现人民属性;要加快迈进教育数字化时代的步伐,探索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基础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机制,体现战略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