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央视《绿水青山中国答卷》之南海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1 16:13:00    

9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在黄金时段播出《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十八集《美丽海湾 蔚蓝威海》,30分钟的纪录片全景呈现威海市守护千里海岸线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成果。

在纪录片中,镜头聚焦南海新区的生态蜕变,记录下碧海蓝湾间天鹅嬉戏的灵动画面,展现这片曾经的盐碱荒滩,如今以优质生态迎接候鸟归巢的生态奇迹。深入威海市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的工作现场,呈现其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具体举措;铺展开五垒岛湾的壮美生态画卷,以及丹顶鹤、黑脸琵鹭、遗鸥等珍稀鸟类翩跹起舞的生动场景,让南海新区的生态保护成效清晰可感。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共20集,每集30分钟,聚焦全国20个代表性城市和地区,山东省仅有威海入选,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主线,用镜头丈量全国典型地区的绿色征程,深入挖掘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系统梳理20年来我国在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全景展现中国大地的深刻生态变革。

从“荒滩脆弱地”到“人城景共生”

这份“生态答卷”的背后

是南海新区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突破

曾经,南海新区是河流泛滥、荒滩遍野的生态脆弱之地。开发建设中,南海新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用一套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并行的组合拳,实现了从生态短板到发展优势的华丽转身。在生态治理上,坚持陆海统筹,修复海湾岸线、平整沙滩,集中整治香水河、金花河、昌阳河等河道,将分散的河流水系与湿地串联,织就一张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昔日荒滩重焕生机,更打造出威海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为破解滨海盐碱地治理难题,南海新区还积极引入科技力量,整合科研资源,聚焦滨海盐碱滩地植物改良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加强科普推广,让盐碱地逐渐变成宜居宜业的沃土,也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如今的南海新区,生态红利已全面显现,城市绿地面积达2700余万平方米,水面超1300万平方米,生态环境逐年优化,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丹顶鹤、天鹅等300余种鸟类在此栖息,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家园”。

良好生态还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居民游客

慕名而来、定居于此

一幅“人在城中住,城在景中藏”

“人城景共生”图景生动铺展

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