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舟氛围升温,来一场全民行动的龙舟旅行吧!
随着广东各地水乡“起龙”,正式宣布进入“龙舟月”,端午赛龙舟氛围正在逐渐升温,“跟着龙舟去旅行”成为广东文旅新风尚。

天河石牌百位“桡手”来“起龙” (资料图)
在广东,龙舟究竟有多火?从佛山独特的“龙船漂移”,到阳江的逆水赛舟,再到潮州的“游旱龙”……火爆程度肯定是超出你的想象!龙舟是仪式,是文化符号,也是集赛、游、食、展、演、购等多元特色体验活动于一体的文旅“盛宴”,传统与创新相互交融的龙舟精神,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关键力量。
龙舟季热潮来袭,观赛热度飙升
在广东,龙舟不仅仅是屏幕里的风景!它是一场不带vip席的民间运动会,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乡村旅行。4月30日,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之佛山站暨“跟着龙舟去旅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在佛山南海区西樵山下的听音湖举行,正式拉开了今年广东端午龙舟季的序幕。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以“跟着龙舟去旅行”串联民俗与消费,龙舟联赛在南海、岐江河开赛,众多龙舟队伍竞逐水上狂欢,现场人流如织,赛事氛围浓厚。

5月1日,超百支龙舟劲旅在F3佛山龙超(南海冠军赛)五人龙舟锦标赛上劈波斩浪,总长近30公里的赛道演绎着水上版“速度与激情”。精彩的龙舟赛事不仅深得九江本地居民的喜爱,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看。
据主办方统计,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上万人线下观看,线上直播则有超百万人次聚焦赛事。带着孩子从广州赶来的谭先生兴奋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节日嘉年华!”对他而言,这次龙舟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融合美食、文化、民俗的沉浸式体验。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各水乡端午扒龙船历史悠久,每一场龙舟赛都能吸引大批观众游客捧场,但近年最火的要数佛山市南海区叠滘龙舟。它因为当地的水道限制,没有宽阔的水面可以竞速,反而在狭窄曲折的水道中发展出惊险刺激,成就了“叠滘佬扒龙船有弯转”的说法,既考验速度更考验技巧。
每逢叠滘龙船漂移赛事的举办,观众会拉动当地“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周边的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迎来了销售旺季,酒店入住率有所提升,特色美食受到欢迎。
据携程旅行统计,2024年的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吸引自驾游增长250%;叠滘片区预订率100%,一房难求,入住率同比上涨150%。佛山当地旅游界人士认为,今年叠滘龙舟热度有望进一步拉升。

叠滘龙舟漂移赛 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彬 摄
广东其他地方同样有丰富精彩的赛龙舟文化习俗,并与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等相结合,可谓一步一景。广州市区的荔枝湾涌、车陂涌都是都市中难得的端午龙舟胜地;而珠江新城的猎德村被称为“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排面的龙舟”,800米笔直河道,龙舟如箭离弦。
在阳江市江城区漠阳江水域,端午龙舟自南向北逆水而赛,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1956年就拍摄制作纪录片在全国放映,江城逆水赛龙舟的盛况传遍全国各地。大家看惯了水里赛龙舟,潮州市饶平县境的大城所端午节还流行游旱龙。明代《东里志》中对其已有记载,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出游,龙舟穿街过巷,热闹非常。
龙舟也带动水上运动引领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在东莞市华阳湖湿地公园,“五一”假期就举办了一场麻涌镇龙舟俱乐部大联赛,公园内水上运动中心开展龙舟、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而在广州市海珠湿地公园里,自然学校一年一度的“亲子龙舟赛”,岭南龙舟体验课程将自然教育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登上龙舟,获得别开生面的端午节龙舟体验。
传统与创新迸发文旅新潮流
5月1日,“龙腾湾区·潮涌东江”2025东莞龙舟月启动仪式推出“正丫起龙”仪式、正丫村龙舟民俗文化千人巡游、祈福之旅路线、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龙舟文化主题艺术展、青年龙舟文化体验赛等集游、食、展、演、赛于一体的多元特色体验活动,入选广东省“粤式新龙舟 绽放大湾区 广东文旅邀您来”系列活动,传统与创新正迸发出广东文旅新潮流。
“龙舟经济”热潮带动文旅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也让龙舟文创产品开发之路变得宽阔。去年端午,南海叠滘龙船漂移主题文创销售摊位推出礼盒零食、手信粽等多款文创产品,获得佳绩。不久前,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官方文创产品——“喜狮飙龙船”正式上线,全网首发,将龙舟文化和醒狮文化凝练为可收藏的文化符号。
在东莞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非遗墟市上,龙图腾文创工作室摊位上最畅销的一款产品是“正丫龙王龙头”,创始人透露,目前销售量约有5000件。据悉,该工作室已设计出上百款文创产品,让龙舟醒狮文创也能走入寻常百姓家。创始人还在正丫湾河堤旁创办了一家咖啡店,店内同步售卖龙舟文创,深受游客喜欢。

体验龙舟文创 石梦卓 摄
记者了解到,去年东莞“龙舟月”期间,当地还发布了“龙舟机甲”“龘龙船积木”等潮玩文创产品,大受欢迎。
在文商旅创新融合方面,各地精心打造“龙船文化之旅”特色旅游线路。去年,佛山南海桂城街道以叠滘龙船漂移赛为核心,线路串联了周边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保留着岭南传统风貌建筑的叠滘圩、记录龙船发展历程的叠滘水乡村史文化展馆等;东莞组织了民俗游、水乡游、研学游、休闲游、亲子游、观赛游等六大主题龙舟体验团,让游客在观看赛事之余,能够深入了解岭南水乡文化的内涵。
让游客真正参与到传统文化民俗中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广东特色民俗文化迎来传播新契机。民俗活动经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后迅速“出圈”,成为全网焦点。
“很多游客就是追着民俗热点来广东旅游的,每逢英歌舞演出都能让景区人头涌动!”作为长期奋战在旅游一线的金牌导游杨运举告诉记者,广东龙舟文化在文旅市场中同样蕴含巨大潜力。
但是他也体会到,目前龙舟文化旅游的开发与推广力度还可以更大,存在“主题活动与特色景点数量有限,体验活动宣传力度薄弱,周边产品也较为匮乏”的情况。

广州车陂龙舟竞渡 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彬 摄
目前,乡村龙舟活动主要由各镇村、各社区各自举办,各地方的龙舟活动信息较为分散,不利于游客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和规划行程。各地龙舟活动统筹联动其他文旅活动和产业一起发展的步伐不一。
今年1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莉俊就建议,需要省级统筹、各级联动,打造“一地一品牌”特色龙舟经济。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省、市、区县、街镇、村、社区各级联动,对龙舟经济进行统筹打包开发,将“广东龙舟文化”作为一个大的公共文化IP和名片来推广。
各相关地市依托自己独特的文化禀赋,找准定位,打造属于自己的龙舟文化子IP,创立“一地一品牌”特色龙舟经济,如叠滘龙船漂移、惠东海上龙舟竞渡等,把龙舟带来的“大流量”,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能量。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专职副会长晏曾节认为,观赏龙舟民俗赛事对乡村旅游有很强的带动性,“跟着龙舟去旅行”赛事日程安排是关键,急需一份全面有效的“龙舟”地图和时间表,这样才能为各地游客提前提供良好的出行指引。其次,很多地方的龙舟活动只能看不能参与,游客体验度不足,不利于传统龙舟文化的传播,建议选取一些典型村落,如广州泮塘、猎德、车陂、黄埔古村等开展让游客报名的体验活动,补充与龙舟文旅项目配套的特色民俗文化产业链,整体规划龙舟活动。
创新龙舟经济的消费场景,能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从各村起龙、采青到龙舟赛、龙船饭,做到每周有亮点,不要只局限于龙舟赛。通过龙舟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形成广东传统文化非遗民俗与旅游深度融合活化利用机制。
进阶:品尝龙船饭
如果说观看一场龙舟赛,只是体验广东龙舟文化的入门,那么品尝一桌丰盛菜肴的“龙船饭”就是升阶的必经之路,龙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龙船饭中的每道菜都寄托好意头,例如头菜寓意着在龙舟竞渡中头彩,节瓜寓意着节节攀高。
而龙船饭“标准”的出台也是创新的一种体现。2023年6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餐饮业协会发布了《南海名宴 叠滘龙船饭》团体标准,这是全国首份龙船饭团体标准,其中,由齐眉米或油粘米炊成的白米饭,爽滑可口;节瓜煮猪肉、辣椒和萝卜润(干),祛湿补盐又开胃;冬瓜煮虾米则可以清热消暑,最后来杯甘淡的龙眼叶茶,消滞之余还有助于复原体力,处处寓意着健康之道。
现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的特色餐厅纷纷推出了当地样式的“龙船饭”供游客品尝。
部分地区观龙舟指引
广州五月五·龙船鼓:5月31日,南海盐步“老龙”会到广州荔湾泮塘“趁景”;次日,泮塘龙船到盐步。
深圳2025粤港澳龙舟邀请赛:5月31日在深圳福田新洲河(阳基汇段),增设机器人、AI非遗创新展示。
东莞龙舟月:将推出龙舟竞渡、非遗墟市、正丫湾龙舟系列主题展、农文旅体验等近50场主题活动,覆盖全市18个镇街。
佛山叠滘龙船漂移:5月31日为东胜赛区(S弯道)比赛、6月1日为圣堂赛区(L弯道)比赛、6月2日为潭头赛区(C弯道)比赛、6月14日为茶基赛区(直道)比赛,6月15日为挑战赛(C弯道)。
中山古镇龙舟赛:5月31日,中山古镇中心大河十三桡龙舟赛竞赛。
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5月26日至5月31日,千人龙船宴、逆水龙舟大赛、国标龙舟邀请赛等。

原文刊载于《羊城晚报》2025年5月8日A12版
文 | 记者 黎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