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健康指南来了!南阳市中心医院专家教你避开假期 “健康雷区”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杜怡霏
五一的脚步越来越近,无论是计划奔赴山海的旅行,还是准备与亲友欢聚一堂,抑或是踏上返乡之路,都令人满心期待。然而,每到假期,因生活作息紊乱、健康意识不足引发的疾病频发,假期过后,医院总会迎来一波 “健康危机” 患者。南阳市中心医院的各科专家,结合临床经验,为大家整理了这份实用的健康指南,助你科学规划假期,远离健康隐患。
血管外科:长途旅途,警惕 “沉默杀手”
血管外科主任王雅提醒,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场景。狭小空间致使腿部屈曲不动,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处凝结风险较平时增加 2 - 4 倍,“经济舱综合征” 悄然潜伏。建议每 1 - 2 小时起身活动,若不便走动,可在座位上进行屈踝锻炼,通过脚趾和足部的上下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为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肛肠科:自驾出行,谨防 “痔疮突袭”
肛肠科主任韩柯指出,自驾游爱好者需特别注意痔疮防护。驾车时精神高度集中,肠道蠕动减缓,久坐又严重影响静脉回流,双重因素作用下,腹内脏器充血,静脉过度充盈,极易诱发痔疮。建议随身携带肠胃药物以防腹泻,痔疮患者备好消炎药,以便在发作时坐浴消肿,减轻不适。
心内科:通宵娱乐,小心 “心脏警报”
心血管一病区主任柴志勇强调,熬夜对心脏危害极大。半夜两点左右,人体交感神经薄弱,副交感神经活跃,通宵 K 歌、搓麻、游戏等娱乐活动,会打破自主神经平衡,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发心梗。长期熬夜使身体过度疲劳,处于衰弱状态,更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健康作息才是假期 “续命” 良方。
胰腺外科:胡吃海喝,触发 “炎症开关”
胰腺外科主任刘驰警示,节日期间暴饮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 “导火索”。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加之大量饮酒,不仅会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还会使血脂失控。胆结石、高脂血症患者更需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成为医院节日期间急性胰腺炎的 “座上宾”。
骨科:景区暴走,损伤 “关节防线”
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一病区主任尹锐峰提醒,老年人开启 “暴走模式” 不可取。日均两万步以上的高强度行走,会加速半月板磨损,增加韧带、肌肉拉伤等情况。建议选择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让关节 “省力”,才能长久享受运动乐趣。
急诊科:药酒同食,暗藏 “致命危机”
急诊内科主任许勤华特别强调,“吃药不饮酒,饮酒不吃药” 是铁律。服用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期间饮酒,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用药期间及停药后 5 天内,务必远离含酒精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