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动产登记服务“跨省通办”,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08:54:00    

202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周年。在首证颁发地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的现场活动上,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再扩容,四省十市正式签订框架协议,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3月2日《扬子晚报》)

房产是百姓最重要的资产,办理不动产登记更是事关民生的大事。2015年3月1日,江苏徐州发出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十年来,不动产登记从繁琐到便捷、从耗时月余到5天领证,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巨大变化,也体会到政府便民服务的善意。

之前,民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需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交易合同、完税凭证等多项材料,历经填表、测绘、缴费、审核等繁琐流程。若涉及异地办理,更需多次往返,催生出“黄牛”代办乱象,甚至引发工作人员与中介勾结牟利问题,损害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初现,各地各部门强化便民服务理念,不动产登记的服务效能提升肉眼可见。各地职能部门不断优化登记流程、简化申请材料,并推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全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的不动产登记机制,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

现在,苏皖鲁豫四省十市开始实行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这项惠民举措的意义非常明显。该区域人员流动频繁、异地置业需求旺盛,“跨省通办”有利于提高登记便利化水平,降低群众办证的时间、交通等成本,提升群众办证的便利度满意度。把服务“搬”到“家门口”,此项措施是进一步落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服务理念,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跨省通办”的实现,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转变的体现。

“跨省通办”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目前,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范围,还只是苏皖鲁豫限定的10个城市。“在家门口就把异地不动产的证给办了”,这是全国人民群众的心声。当前,已经有预告登记、抵押登记、登记资料查询这三项业务实现了“全国通办”。不动产登记服务提速增效没有“休止符”,我们期待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更上一层楼——“全国通办”。(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