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餐饮界的“胖东来”之(二)一碗捋面的温暖传承
大象新闻记者 孙喜增
2025年春节期间,一篇“我的恩人”的感谢信在安阳市民间传阅,犹如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心,一段因公益而结缘的暖心故事也在安阳传为佳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安阳永超捋面的传承人王永法,另一位则是市民宋云花及其儿子。
王永法作为永超捋面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多年来不仅致力于将捋面手艺发扬光大,还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公益之心。他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希望能为身边的人送去温暖与帮助。
从乡村走出来创业的王永法,经历过困苦生活的挣扎,心里总是牵挂着同样经历的孩子。2007年,原安阳县铜冶镇西傍佐村11岁的吴京龙的父亲去世,母亲宋云花卧床不起。王永法在一次听广播中得知了情况,第一时间给孩子送去慰问金和日常用品。此后10多年的时间,他对孩子的资助和鼓励从未间断。如今,吴京龙已经参加工作能够自食其力。宋云花激动地告诉记者:“王永法是我们家的恩人,没有他就没有孩子的今天。”
而王永法的公益之举,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他还会邀请宋云花母子到自己的面馆,亲自为他们做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捋面。这碗捋面,不仅是美食,更是传递温暖与关怀的纽带。在与宋云花母子相处的过程中,王永法也会分享捋面的制作技巧和背后的文化故事,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宋云花感动地说:“恩人对我们母子的帮助,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关心。他的善良和热心,让我们在困难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王永法则表示:“公益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的坚持。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点改变。”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王永法与宋云花母子因公益结缘的故事,就像安阳街头的一碗热捋面,温暖着每一个听闻者的心。它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善良与担当,也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树立了榜样。
《我的恩人 》
我这辈子很荣幸能够认识一位贵人,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就是王永法先生。因为之前有了他多年的慷慨解囊和热心相助,所以现在也就有了我许许多多的回忆和忘不了。
这还要从十八年前的春天开始说起,当时由于家中没有经济来源,所以生活上非常困难,我和十一岁的孩子仅靠低保来维持生活。当家中仅剩不到十五元钱,已经没有面吃的时候,万般无奈也是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只好向我们安阳人民广播电台《市政热线》节目打了一个求助电话。当时节目正在直播,我和主持人说:“我家没有面吃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救助”。没想到这个节目被正在开车的王永法先生给听到了。就是我那句“没有面吃”的话牵动了他的心,他当即和电台的人员取得联系并表示愿意帮助我,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呀!然后他和电台的人员要了我的手机号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说:“明天我会去看你”。虽然这是一句很简短、很平常的话,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那样亲切、那样温暖。次日,王永法先生还有电台的人员来到我家,他给我买了一袋五十斤重的面粉、一大捆挂面和一壶食用油,王永法先生还给了我六百元钱。当时由于感动我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在那一刻,是他们的到来、他们的帮助,使我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爱、感受到了这人间充满了真情。我永远都忘不了王永法先生进门后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后我不会让你没有面吃”。到临走时,又告诉我说:“我会一个月来看你一次”,不管什么时候,我想起他说的这两句话,还有他给发的那条短信,我的心都是暖暖的、倍感亲切。在这里,我向那天所有到我家的人员说声谢谢,并祝他们都一生平安!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我们安阳电台,并且祝愿市政热线节目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忘不了自那次以后,王永法先生和他的朋友一趟又一趟的开车奔波行驶在安阳至铜冶镇西傍佐北庄村的路上,把他们满载的大爱与博爱一次又一次送到我宋云花的家中,随着他们来家的次数增多,我家的物品物件也一样样的多了起来,他们给送来的都有:电饭锅、电磁炉、电磁炉上用的饭锅、炒锅和蒸锅,还有一个新茶壶、盆、勺、铲子、削皮刀、大米、面粉、食用油、酱油、醋、普洱茶、八宝粥、纯牛奶、方便面、露露、馍片、火腿肠、虾米、香肠、鸡蛋糕、道口烧鸡和腊肉、香蕉、西瓜、花生、大红枣,还有八月十五给买了好几箱月饼,腊月二十三给买了芝麻糖;到过春节时,他们给送来的有:大小花糕各种馍,皮渣豆腐各样菜,生肉熟肉共有十几斤,还有一千元钱,以上所说的食用品都是买了又买,给我们买了好几年。我忘不了他们对我孩子像对他们孩子一样好,冬天他们给孩子买棉衣,夏天给孩子买夏天的衣服,春秋还有两季衣,一年四季衣不同,记得当他们给孩子买来新棉袄棉裤和棉鞋的时侯,晚上睡觉前我让孩子试穿一下,没想到孩子穿上以后再也舍不得脱下来,非要穿着衣服睡觉,因为这是孩子长到十一岁第一次穿新衣服,看孩子那样,我不好勉强,只好让孩子穿着新棉衣棉鞋睡了一个晚上。我忘不了冬天王永法先生担心我们母子受冻,给我们买来了带暖气的火,还给了我们两千元钱,这真的不仅暖身又暖心。到了夏天我家房顶漏雨,王永法先生又掏一千多元钱找人来做了防水;我忘不了待孩子上了中学以后王永法先生给孩子送来了三千元生活费,后又给了两千元钱。有一次孩子去安阳误了最后一趟车,孩子给他王永法叔叔打电话,当时王永法先生在外地,他又打电话让他一个兄弟给孩子送来二百元钱,让孩子打车回家。当初王永法先生已经把我孩子当成他自己的孩子来抚养来对待了;我忘不了由于我以前欠人家两千元钱,我无力偿还,王永法先生知道后又专门给我送来两千五百元钱。有时他实在忙的走不开,他还让他的司机来给我们送过两千元钱。我忘不了王永法先生和他的朋友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台大彩电还有一个像小房子一样的蚊帐和一把花雨伞。夏天为了让我们到院子里去乘凉,还送了好几个凉席,家里电线几次发生短路,都是他们直接带着电工来给接的线,后来又干脆换成了新线,在我手机不能用的时候,他们先后给我送来三部手机,话费都是他们给冲的。在他们帮助的那几年,凡是家中所需的物品物件他们全都管,就连大宝、洗发水都是他们给买的。在我肚子疼的时候,还给我送来止疼药……这一桩桩、一件件,我真的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虽然他们帮助我的地方还很多,但是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总之,他们当初对我的帮助就好比冬日暖阳、雪中炭,也像是夏天阴凉、及时雨。
我永远都忘不了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也是在我心力憔悴将要支撑不住这个家的时候,就在这关键时刻,是王永法先生及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用他的热心和爱心为我们撑起了这个家;我忘不了他一路之上慷慨解囊、热心相助、帮扶我们一年又一年,救助我们一程又一程,他就那样好不容易才使我们家走出了困境。所以我永远都忘不了王永法先生,忘不了他当初往我家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忘不了我们这个家庭曾凝聚了他多少的心血与汗水,他和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一家人却亲同一家人一样,所以我觉得,他当初往我家献的那种爱是这世界上最纯洁、最高尚也是最伟大的爱。
当初在我们家所能呈现出的都是他一幅幅爱心相助的画面,有他爱心相助的日子也是我过的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所以我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是他的爱心帮扶使我们家充满了欢声和笑语,让人感觉这个家好温馨、好温暖也好幸福。
在我的心里,王永法先生不但是我们母子的救命恩人,而且也是我们家的救星和福星,在我心里他们还是我们最亲最近的人。对于他的帮助,我宋云花和孩子吴京龙在心里也对他充满了永远的感激和感谢,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来帮助我们家的王永法先生的爱人,他们两位都有颗善良的心,感谢他们的爱心!
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我都会泪流满面。回忆里有他们的音容笑貌,有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还有他们帮助我们家的全过程。直到现在我都非常留恋过去那个时候有他们相陪相伴的日子,有他们相陪相伴的日子可真好!所以我们母子能够认识到这位贵人并能得到他们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真的感到好幸运、好幸福!
感谢王永法先生,愿好人好报!
宋云花自述,孩子吴京龙代写
2025年1月22日
编审:孙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