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个月大男婴频繁吐奶体重骤降,竟是患有这种消化道畸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5:07:00    

【来源:合肥在线】

出生没多久的小宝宝总是频繁呕吐,还出现体重下降甚至营养不良的危急情况,这是怎么一回事?5月6日,记者从安徽省儿童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新生儿外科团队接诊了一名2个月大的男婴,在确诊其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后,顺利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

据介绍,患儿豆豆(化名)出生2周后出现频繁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奶汁及乳凝块。起初家长误以为是普通吐奶,未予重视。但随着症状加重,豆豆逐渐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拒奶、嗜睡等表现,家长紧急将其送往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

经检查,豆豆体重仅3公斤,低于出生体重,并伴有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及肾功能损害,病情危重,随即被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救治。

很快,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确诊豆豆患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该院新生儿外科团队在麻醉科、PICU的配合下,先行纠正其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随后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患儿腹部切开3个约0.5厘米的小切口,精准切开肥厚的幽门肌层,恢复消化道通畅。术后,豆豆未再呕吐,喂养顺利,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男婴多见。”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左伟介绍,其主要表现为出生后2-4周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奶汁或乳凝块,并伴随体重不增或下降。

左伟强调,该病早期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家长若发现婴儿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腹部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

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唐萌 通讯员 何晴晴 黄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