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水清岸绿幸福河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0:12:00    

近日,大埔县城西湖公园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挥锹清淤,挖掘机等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大规模清淤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据介绍,清淤范围覆盖公园内主要河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已累计完成清淤量达数十万立方米,显著提升了公园的蓄水能力和水质。

“清淤工作改善了公园周边的生态环境,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优美的休闲场所。”市民余先生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连日来,大埔县全面启动了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旨在提升县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河道水生态,积极打造水清岸绿的幸福河湖。

自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启动以来,大埔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水利部门联合各镇村,对全县范围内的水塘、河道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制定了详细的清淤计划。

在西河镇漳溪河宜惠桥至车龙坪水陂,清淤整治活动正有序开展,清淤河道长度约1.8公里,预计清淤方量约8.6万立方米,总投资263.45万元,已于4月2日正式开工。

据了解,为了确保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埔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模式。政府部门积极履行职责,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各镇村按照县级统一部署,具体负责清淤工作的实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清淤工作,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在清淤过程中,大埔县主动引入社会资本和运用科技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企业参与清淤工作,全面提高清淤效率和质量。同时,积极探索使用水下清淤机器人等新技术,为清淤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手段,全面提升清淤整治的水平和能力。

在全力开展清淤工作的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对于清理出来的淤泥,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和利用,确保实现清淤工作全链条、零污染。

此外,大埔县还结合碧道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将清淤工作与生态修复、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据大埔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大埔县将继续深化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朝着打造好水清岸绿的幸福河湖的目标前进。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探索新的清淤技术和方法,为清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确保该项工作落实到位、行之有效;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认识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确保水环境治理无死角、全覆盖。

南方日报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连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