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一名酒的落寞,曾强势斩获“中国名酒”,如今却在货架上积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53:00    

以前都说山东和河南人是最爱喝酒的,但要是到了湖北,你会发现这里的人对酒的喜爱一点也不差。但是这几年你要是去湖北的酒桌看看,除了白云边能上桌外,其他大多是汾酒、泸州老窖这些大牌白酒。

甚至不少湖北的酒友也吐槽:“不是湖北没有好酒,实在是可惜啊。”

事实上,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鄂酒”也是遍地开花。当时有一款酒,连现在湖北最受欢迎的白云边都比不上。这款酒第一次参加中国名酒评选时,就强势斩获了“中国名酒”的头衔。

可惜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却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没落,甚至成了白酒行业的笑柄,如今只能在货架上积灰。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老湖北的骄傲——汉汾酒

说起汉汾酒,很多老武汉人都会充满回忆。早在民国初期,由老天成糟坊生产的汉汾酒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后来武汉作为民国时期的“临时首都”,各界名流云集,不少重要的历史场合都选用汉汾酒,使得它成为了当时的潮流饮品。

这个牌子酒不仅承载着老武汉的记忆,更是那个时代的一种象征。

二、武汉酒厂成立

1952年,原来的酒坊开始扩大规模,成立了武汉酒厂,汉汾酒也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凭借着出色的酒质,汉汾酒多次获得中国名酒“金质奖”,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才能真正跻身名酒行列。

到了80年代,武汉黄鹤楼重建,汉汾酒改名为“特制黄鹤楼”。同年,其清蒸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酒体更加适口、绵柔。也正是在这一年,第四届中国名酒评选开始了。“特制黄鹤楼”首次参赛,就直接斩获了“中国名酒”的头衔。

借着这个名酒的光环,黄鹤楼迅速扩张湖北市场,甚至把当时的白云边远远甩在了后面。

三、成就“南楼北汾”

到了1989年,第五届中国名酒评选开始了,黄鹤楼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39度特制黄鹤楼”。这款酒采用了突破性的清蒸两次清技术,一举填补了我国低度白酒的空白。这种特殊工艺赋予了黄鹤楼酒“低而不淡”的独特口感,在当时引发了抢购热潮。

不仅如此,黄鹤楼酒后来还成功出口海外,在东南亚等地大受欢迎。其出口销售额直接达到了3个亿,占了当时武汉出口总额的近10%!

四、重组改制——葬送大好格局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00年左右,黄鹤楼酒厂因为各种原因面临重组改制。大量技术工人被裁撤,新的领导班子入驻,并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但当时正值市场化全面开放时期,茅台已经开始搞“坐飞机免费喝茅台”这样的营销策略,而黄鹤楼却依然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对市场变化毫不关心。这导致其市场份额迅速被抢占,甚至连武汉本地市场也逐渐失守。

回顾黄鹤楼的发展历程,它确实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由于重组后的战略失误,导致酒厂逐渐衰败,实在令人惋惜。不少老酒友甚至直言,中国少了一个能与汾酒竞争的清香型白酒。

市场就是这样,你不进步,别人就会超越你。只有将酒质与市场战略完美结合,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不过这些已经成为过去,现在许多酒友更关心的是能找到便宜又好喝的白酒。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推荐一款性价比高的好酒,百元价格就能享受到明星大腕们的口粮酒品质。

①国康1935

这款优质的酱香酒是由业内酿造大师、贵州省科技奖获得者范应华老师亲手酿制的。他选用赤水河流域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采用传承百年的12987茅酒工艺酿造。

基酒经过7轮发酵,从中挑选出最佳轮次的酒液窖藏5年。在这段时间里,酒体变得更加醇厚,香气层次分明,颜色也微微泛黄。出厂前再用10年的陈酒进行调和,使得酱香中带有淡淡的粮食香和花果香,喝起来层次丰富,口感醇厚。

虽然这款优级酱酒口感正宗、品质上乘,但为了让更多人能享受到好酒,酒厂特意把价格定在了一百多元,非常适合日常饮用。能以这个价格喝到如此正宗的茅香酱酒,相信很多酒友都会感到非常满意。

②剑南春水晶剑

剑南春水晶剑的酒液清澈透明,52度的酒精度数恰到好处。香气浓郁,窖香、粮香和陈香交织在一起,层次分明。喝起来绵甜爽净,口感醇厚,落口干净利落,回味悠长。

礼盒设计简洁大方,两瓶装寓意好事成双。这款酒无论是作为节日礼物送给亲友,还是在纪念日与爱人一起享用,又或是在商务宴请中招待客人,都非常合适,能为特殊时刻增添一份浓香和美好回忆。

市场瞬息万变,唯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黄鹤楼酒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多么辉煌的过去,如果不与时俱进,终将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