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爱济南 泉城文旅)跟着教授游古村——“寻访济南传统村落”系列活动首站走进章丘石子口村
3月8日,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一场以“艺术疗愈与乡村美学”为主题的“到村里去:跟着教授游古村——寻访济南传统村落”系列活动首站仪式在章丘石子口村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是继202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组织的“照见书房五手联弹”活动后,据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姜波的著作《寻访济南传统村落》系列丛书举办的文化衍生活动。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大学等20余位专家学者走进古村,通过实地探访、建筑解码、美学对谈、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寻访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创新融合之路。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姜波主要从事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研究等科研工作,3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寻访、勘察、记录、研究济南传统村落,可以说是跑遍了济南境内的古村落,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的专著《寻访济南传统村落》去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从建筑学、历史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和视野,重点介绍了各村落的历史沿革、空间格局、典型建筑、非遗传承等内容,通过文字、摄影、测绘等专业手段,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很多济南传统村落的风貌。

此次活动为什么要选在章丘石子口村举办呢?据介绍,这处古村坐落于章丘区的最南端,隔齐长城,与莱芜搭界,三面环山。全村的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街古巷间,石头墙、茅草顶、小巷蜿蜒,石磨、石板、石瓮等错落其中。齐长城、锦阳关、齐鲁古道、烽火台、古山寨等众多历史遗迹就在村子周边,使得这座古村落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和山东省森林村居。也正是因为这些特色,此次“到村里去:跟着教授游古村——寻访济南传统村落”系列活动首站就选在了这里。

据介绍,2024年7月的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山东画报出版社与阡陌书店共同策划的“五手联弹——城里城外那些事儿”图书分享会上,姜波就携《寻访济南传统村落》一书和其他四位济南学者分别对自己的新书进行了解读和分享,赢得了众多读者的欢迎和赞赏。“五手联弹”也从此成为济南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而“到村里去:跟着教授游古村——寻访济南传统村落”也成为“五手联弹”的一次文化衍生活动。


活动开始后,姜波首先带领参加活动的各界嘉宾深入石子口村的各个角落,探访传统民居建筑,并参观了“时养山居”民宿改造案例。这处民宿通过打造涵盖食、宿、创、乐、耕、学、养七大元素的菜单定制化、模式复制化、生活智能化的乡村生活美学综合体,推广一种令人向往的耕读田园、静谧自然的乡居庭院生活。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在地文化灵魂的涵盖美学住宿空间、美学餐饮空间、美学生活空间、美学办公空间等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近两年项目荣获国家级森林村居、中国国际乡村民宿设计大赛金奖、山东人游山东特色民宿目的地、济南市众创空间、济南市首批泉城人家精品民宿等荣誉称号。

姜波还向嘉宾们深入解读了村内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营造技艺,这些民居不仅是当地居民世代生活的见证,更是济南地区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而“时养山居”民宿则在保留当地传统民居风貌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
嘉宾们在现场观摩后,对这处民居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古村落建筑的改造与利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

探访活动结束后,在与会者见证下,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陈淑飞院长与时养山居民宿主理人孙同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文旅+IP”模式正式落地。
随后,由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盛红梅主持,山东大学教授臧丽娜与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张惠青围绕“时养山居——艺术疗愈与乡村美学”这一主题展开跨界对谈。两位教授以“传统村落的时代性挑战”“青年力量与社群再造”“艺术乡建3.0”等内容切入,探讨剖析了在数字时代传统村落的发展机遇,以及青年如何回归乡村、如何以艺术赋能乡村的N种可能。

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晓广在对话结束后总结,很多人游古村大多是欣赏风景,有的是怀旧,但很少关注村落中的民居建筑和村落文化,这也是当下乡村旅游的痛点。真正的游村应该是全方位感官体验的沉浸式阅读,让每一片青砖、灰瓦、条石都成为解读村落文化的密码。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同时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对村落文化和民居建筑的感受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乡村的经济和文化繁荣。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石子口村在传统民居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成果,也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同时,对于“五手联弹”这一文化品牌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