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莫让沉浸式“爽感”取代真实生活丨九派时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8:34:00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自4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着其迅猛发展,在利益诱导之下,一些恶意营销乱象也日益猖獗,不仅影响网络生态和用户体验,更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损害了网民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此番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乱象,重点聚焦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四类问题,挥出一柄清朗利剑,斩向的不仅是四类乱象,更是流量狂欢下扭曲的价值坐标系。

为了收割流量获取利益,某些短视频可谓群魔乱舞。有的热衷于打造虚假人设、编造虚假故事,有的喜欢散布虚假信息、制造社会焦虑,有的违背公序良俗、传播低俗恶俗内容,有的以各种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非理性消费,使用“揭露行业秘密”“曝光行业内幕”“举报行业骗局”“我被行业封杀”等夸张、煽情的“标题党”文案更是不胜枚举。包装作秀、摆拍编造、假冒权威、制造焦虑、低俗擦边、谩骂吐脏、诱骗误导……各种手段都被用上,而且越是恶意营销的短视频越是容易获得流量扶持,让用户沦为数据饲料,创作者异化为流量佃农。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曾警示,当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溶解,“拟像将吞噬现实”。如今的短视频领域,似乎正是如此:真实生活好像必须经过美颜滤镜、戏剧冲突、情绪刺激的三重加工,才能获得数字世界的“通行证”。批量生产的苦难叙事将人性苦难异化为流量商品,深度伪造技术让真相在算法中蒸发,摆拍表演解构着社会道德共识,病毒式营销链构建起吞噬理性的认知黑市……短视频领域的流量密码,在某些超高播放量的视频中,呈现出鲜明的假与恶。

乱象背后,平台算法用“沉浸感”和“爽感”重构了人类神经回路,MCN机构将情绪价值换算成GMV数值,黑灰产则在人性弱点中开掘出流量金矿。此番专项整治行动不仅要切除显性毒瘤,更要破解平台算法推波助澜、MCN机构批量炮制、黑灰产提供技术支持的罪恶三角。为此,既要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依法依规处置处罚,更要压实平台责任,健全算法推荐和流量分配规则。要用算法伦理替代流量至上,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得到传播,而不是让短视频创作沦为恶意营销技术的大比拼。

清朗网络空间不是童话里的玻璃罩,而是需要法治重锤、技术护栏、行业自律共同构筑的数字长城。短视频应该回归到内容创作的本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积极健康的内容。只有这样,短视频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真正成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期待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不仅能够有力扫除各类恶意营销行为,更能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持续净化内容生态,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希望短视频平台和内容创作者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底线,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