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财经观察|300多元一张,翻红的“撕拉片”到底是啥?值不值得拍,网友看法不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20:47:00    

近来,

诸多女星晒出的一张张

“撕拉片”美照引发关注,

使得这个本该消失

在现代生活中的摄影名词再次翻红。

继CCD之后,“撕拉片”正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一张150到200块,部分摄影工作室单张收费甚至达300元到400元,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小年轻们正在经历这场时尚轮回的洗礼。

什么是撕拉片?

这是一种即时成像摄影技术的俗称,通常指以宝丽来和富士为代表的拍立得相机及其相纸。

它使用独特的胶片包,在使用相机拍摄完成后,需要等待一定的反应时间,手动“一撕”再“一拉”,将照片和底片分离后即可出片,因此得名撕拉片。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撕拉片在商业摄影领域和艺术领域都拥有一片天地。

直到2000年左右,这种在摄影上的便利,终究输给了更加快捷的数码摄影,撕拉片的核心卖点即时成像被手机和数码相机覆盖。撕拉片也因其成本太高、销量太少被时代抛弃。

宝丽来从2001年开始就大量关停工厂,到2009年时,全球仅剩一家荷兰工厂还保留了生产的机器,但配方和技术均已被销毁,生产线彻底中断,而富士也在2016年宣布停止撕拉片相纸的生产。

相纸价格大幅攀升

记者在闲鱼搜索发现,富士FP-3000B黑白撕拉片一盒十张约550元,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根据生产日期、批次差异,一盒价格从1599元至2150元不等,几乎所有商品都标注了“不保证100%出片成像”“不退不换”。

二手交易平台上,撕拉片相纸根据生产年份的不同,售价也不相同。

有网友晒出淘宝购买记录,2018年,一盒富士FP-100C相纸约为200元,2022年价格为300元至500元。据了解,在停产前,一盒相纸售价大约在七十元。

撕拉片的高价也与线下摄影工作室有关。如果自己购买撕拉片,价格远远低于前者。“不同年份,价格也会不一样,我有一盒是800元,也有300元、240元的。”一位摄像爱好者举例说,每一盒有十张撕拉片,平均下来,一张撕拉片的价格最高为80元,最低为24元,比摄影工作室的价格低了十倍。

社交平台上关于撕拉片的相关话题

为何价格奇高还有人抢着买呢?

与手机即拍即看不同,撕拉片需要等待显影,成像效果取决于温度、湿度,易产生褪色、偏蓝等随机效果,被赋予“开盲盒”式体验。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用户的期待和惊喜。

再加上作为照片,它的成像质量优于普通拍立得,如分辨率更高、层次感强、画质更细腻,因此颇受追捧,而且越稀缺越激发人们的收藏欲望,网友甚至称其为“纸片茅台”。

而且,撕拉片的主要生产商宝丽来和富士早就全面停产了相关产品,现在全靠库存或二手货“续命”,因无法再生产,商家以“拍一张少一张”为由营销其稀缺性,这也正中当下年轻人的心,毕竟没有人可以抵抗“绝版”二字的吸引力。而鞠婧祎、刘诗诗等明星晒照,加上小红书、抖音上亿次的话题热度,唤起大众对“撕拉片”的购买欲望。

另外,因为撕拉片相纸的保质期较短,一般彩色相纸保质期2到3年,黑白为3到5年,所以目前可以使用的撕拉片相纸已过了“保质期”。而在全球范围内,这些过期撕拉片相纸的保有量大约是50万张。

但即便已过期,一些照相馆使用的相纸,仍以每张328元到358元收费,一盒则需1500~2000元。

这波热潮还顺带让拍立得相纸、CCD相机等复古摄影器材价格起飞,富士拍立得相纸二手价已翻倍,官网长期缺货。

对于撕拉片,网友的态度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其具有怀旧价值与艺术收藏属性;也有网友质疑商家夸大稀缺性,认为一张300元到400元的价格实在昂贵,没必要花高价换一张薄薄的纸片。

专家则建议,年轻消费者追求“仪式感”的同时,但也需警惕过期相纸性能衰减与价格泡沫破裂风险。相比高价购入二手相纸,选择提供保底服务的工作室体验更理性。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电脑报、海报新闻、红星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