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碳中和周报(第184期)丨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国常会部署美丽河湖保护建设行动;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新政落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3 00:1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刘宇博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1、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

近日,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一是有力彰显了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权威性、认可度和影响力,将极大提振中国绿证消费的信心;二是RE100成员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将有更大意愿和积极性采购和使用中国绿证,对中国绿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外贸企业、在华外资企业通过采购中国绿证,将有效增强出口绿色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含绿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当前,我国已经构建基本完善的绿证制度体系,绿证核发也实现了全覆盖。未来应加快推动绿证国际互认。

2、国常会部署美丽河湖保护建设行动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会议指出,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建设。要狠抓源头治理,以大江大河、重要湖泊为重点,加强监测溯源,严防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超标排放。要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疏堵结合,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支持地方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全民河湖保护意识,营造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良好氛围。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企业需要重点做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长效监测和管理。

3、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新政落地

5月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要从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开展电化学储能项目安全条件和设施论证评价、完善电化学储能相关标准规范、落实电化学储能项目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六个方面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工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我国电化学储能的标准建设一直处于动态完善阶段。未来,企业应着力做好相关标准的执行与第三方检测工作以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5月1日起施行

5月1日,《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出台,是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央“双碳”决策部署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为北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条例》共5章38条,分为总则、目标与规划、推广与应用、支持与保障、附则,适用于北京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其立法思路紧扣超大城市特点,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旨在建立健全适应本市需求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条例》明确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鼓励技术创新及应用,强化并网与消纳保障,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本地化产业链布局,为新能源企业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

嘉澳环保首获生物航油出口许可

4月30日,嘉澳环保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于近日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4部门关于同意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展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经核定,连云港嘉澳2025年满负荷可生产生物航油37.24万吨,允许其在上述产能范围内申领2025年出口许可证。嘉澳环保成为国内首个被纳入生物航油“出口商白名单”的企业。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生物航油兼具资源循环利用与碳减排双重价值,被视为航空业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近年来,我国政策端持续加码支持产业发展,此次首次颁发出口许可证,表明中国管理部门已开始规范生物航油的出口。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